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3-03-27 15:16:06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5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进行表述与朗诵。

2.在表演中进行仿编,体验仿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小鸟、蘑菇、小兔、花儿、水草、小朋友教具。

3.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

4.根据内容制作的框架图片。

5.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等背景。

活动环节

一、引起兴趣

  (一)、出示“家”的背景图

1、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张图片,谁能告诉我,图片上都有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强调:这是蓝蓝的天空,这是密密的树林。

2、刚才小朋友们都回答的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究竟都有一些什么呢?教师边指着图片边说:有蓝蓝的天空,有密密的树林。

(二)、朗诵散文诗

1.教师用较慢的语速朗诵,强调重点。教师提问:这首散文诗的题目叫什么?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

2.教师边出示教具边朗诵。教师提问: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呢?幼儿回答,教师出示 ……此处隐藏12312个字……

——如果你要形容这些蔬菜,还可以怎么说呢?能不能像儿歌里那样说一说?

(四)教师将幼儿创编的蔬菜儿歌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并带领幼儿集体念儿歌。

(五)延伸活动:幼儿将自己创编的蔬菜儿歌画下来,制作蔬菜儿歌图书。

五、教具图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5

教学目标

1. 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念儿歌。

2. 愿意在集体中表演边大声的念儿歌。

教学重点

学念儿歌

教学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

教学准备

自制响瓶一个,面装四粒豆子、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 教师出示响瓶,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1)看!响瓶来和我们玩游戏啦!

(2)响瓶为什么会响?

2.教师让幼儿看一看瓶子里有多少豆子。

教师:

(1)有几粒小豆子在里面呢?

(2)倒出来数一数。

3.教师带领幼儿数出“1、2、3、4”

4.教师请幼儿用象声词模仿响瓶响起来的声音。

教师:响瓶是怎么响的呢?(哗啦哗啦)

(二) 教师完整念儿歌,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 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教师:老师把小豆子做响瓶的'事情变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熟悉儿歌内容。

教师:(1)小豆子真淘气,它做了什么事?

(2)数一数,跳进了几粒?

(3)什么声音真有趣?

3.教师声情并茂的带领幼儿完整的学念儿歌。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